便利店是時下最為常見的零售業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從最初的 “夫妻店”發展到現今的“連鎖便利店”,它已經成為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過去,便利店多是散落在住宅區的周邊,以銷售各種各樣的日常商品為主,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而現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線上銷售”“無人便利店”開始侵占線下零售商的市場,對于消費者來說,大部分線下零售商能提供的商品,都可以在線上購買。 并且,相比于傳統便利店,“線上銷售”“無人便利店”的投入成本更低,是企業家眼中具有超值性價比的投資。
據阿里研究院出具的《2017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中指出,出生于80、90、00年代的“新世代”消費者正蓄勢待發,成為中國消費市場主導力量。與此同時,未來的消費重點將會發生轉移,服務將超過產品,成為2015-2020年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
基于這樣的報告結論,大多數便利店開始尋求轉型,從售賣“產品”向提供“服務”過渡,從“線上銷售”和“無人便利店”無法觸及到的服務內容入手,提高自身競爭力,頑強的爭奪著市場份額。
現在711、全家、羅森等連鎖便利店都在提供新鮮熱食(早餐、午飯、晚餐)、代繳水電費、公交卡充值等服務,部分便利店還提供收發快遞的服務。細觀這些服務,基本上與生活相關,涉及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消費者產生除了“購物”外的生活需求時也能馬上想到便利店。
在便利店發展更為快速的日本,打印功能、ATM機取款、公用衛生間等功能已經成為標配。日本通過調查眾多來店顧客進入便利店的目的發現,除了購買商品這一主要目的(占比89%),同時還有其他目的(如廁、ATM取款、打印、繳費等)的也占80%,這其中只是單純為了購買商品進入便利店的比例只有20%。
在日本的7-Eleven的增值服務中存有這樣的一個部分,被稱作“安全感”的CSR部分。它主要是照顧深夜里回家遇到危險的人,當在緊急情況找不到人和警察局的時候,密集布點的便利店就是一個很好的“SOS”基地。7-Eleven有和當地的自治團體合作,店員知道了你的危險會負責報警或者讓你暫時躲避危險。
便利店這一原本只是售賣產品的場所已經被打造成社區綜合服務站,這也是零售業態生命力最強的業態之一。
寵物用品商店作為線下零售業的一員,能從便利店的發展中學到什么呢?
打造綜合性寵物服務站可以提高線下寵物商店的競爭力。
美國最大的寵物零售商之一Petco的線下零售商場都設置有安放流浪貓狗的籠子,等待客人領養。
除了領養之外,Petco還曾在寵物展會上做過嘗試,為客人提供自助的寵物清潔用品和清潔場地,一方面借此吸引客人停留,另一方面也為客人提供產品的試用,刺激客人消費。
提供短期寄養服務是同樣可以提升寵物零售店的競爭能力。寵物寄養需要專門的場所,寵物寄養店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對于較短時間的寄養,寄養店缺乏優勢。針對主人僅僅出門一到兩天的情況,寵物零售商就可以提供短期寄養的服務。
在有客戶信任作為背書的情況下,寵物店主可以考慮為附近的客人提供上門換水換糧鏟屎服務,尤其是在長假期間,很多主人出門無暇照顧寵物,怕生的寵物也不便于寄養,這個時候擁有客戶信任的寵物店主無疑是提供這類服務的最好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