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寵物正在成為大大的消費熱點。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加大以及情感需求加強,寵物產業進入發展風口,作為寵物產業最重要的分支寵物醫療也隨之爆發。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年復合增長率為49.1%,位居各行業增長之首。寵物醫療行業屬于產業鏈下游,包括疾病預防、診療、寵物保健等,是寵物行業第二大子板塊。按2017年寵物行業市場規模1800億元,寵物醫療占比23%測算,我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約414億元。
目前商業模式中,寵物醫院充當流量入口,借助網點渠道鋪設和品牌背書,寵物醫療公司為消費者提供醫療產品服務的銷售,包括疫苗接種、疾病診斷治療、日常醫療護理等;服務內容也會延伸到相關增值服務,包括人畜共患病的預防、寵物清洗等。我國寵物醫療行業尚處于早期的需求提升階段,隨著消費普及,行業空間仍有較大挖掘潛力。
寵物醫療三大派系
寵物醫療行業還遠未真正爆發。瑞派寵物總經理談文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相比美國,中國對寵物的需求還有很大增長空間,目前中國家庭養寵率全國整體不足10%,遠遠低于美國的68%。另一方面,與寵物食物從吃飽到吃好轉變一樣,消費者寵物醫療的需求也正在不斷提升。這兩方面原因將使中國寵物醫療行業不斷發展。”
波奇網宣傳負責人楊晶向記者表示,以前中國優秀的寵物醫生不多,許多寵物生病,可能就被拋棄或死亡,現在寵物醫院隨處可見,寵物疾病治療有了一定保障。同時,一部分養寵者已經樹立起“預防在前,治療在后”的概念,寵物疾病預防藥品以及保健品的市場份額,已經排在寵物主糧之后,位居第二。
當然,目前寵物醫院雖然很多,但行業良莠不齊,質量難保證,這也催生了寵物醫院連鎖化、品牌化。近幾年,中國的寵物醫療市場發生了極大變化。
隨著資本大舉進入,“連鎖化”成為寵物醫療行業的“顯詞”。包括瑞派寵物在內的幾家大型寵物醫院,憑借著源源不斷的“資本彈藥”,在全國加速攻城略地,搶占市場。大型連鎖寵物醫院的壯大,被業界寄托了提升寵物醫療水平、規范寵物醫療行業秩序的高度期待。
目前,國內寵物醫院已經形成了三大體系。根據寵業家2018年最新統計 ,中國擁有超過17000家寵物醫院 ,其中高瓴資本通過控股或參股擁有寵物醫院超過700家 ,原新三板公司瑞鵬 (現已摘牌)旗下運營醫院400余家 ,瑞派旗下寵物醫院超過320家。連鎖寵物醫院體系三分天下格局已維持數年, 高瓴、瑞鵬、瑞派三大體系擁有超過1400家寵物醫院 ,占比超過8%。
資本暗涌,人才缺乏
風口行業從來不缺資本的青睞,寵物醫療行業也是如此。
根據波奇網數據,整個中國2017年的寵物融資總額就已經超過80億元,具體到一級市場就有超過15億元,其中,寵物醫療領域可統計的一級市場投資金額就超過了3.95億元人民幣。到了2018年,資本的活躍度有增無減。
第一財經記者粗略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寵物行業13項融資中,有5項融資是與寵物醫療相關的,其中瑞派寵物醫院獲得華泰新產業基金、高盛集團、天津瑞濟生物3.5億元戰略投資成為上半年公布的最大筆融資。
除了資本,一批寵物產業平臺型公司也在加速布局寵物醫療,例如寵物一站式服務平臺波奇就與瑞派寵物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雙方會員互享權益與共享增值服務、新零售合作模式的落地、供應鏈合作、聯合品牌推廣、寵物公益合作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談文杰向記者表示,資本及平臺化企業為瑞派發展提供了保障,瑞派將通過自建和并購方式,在目前300余家醫院的基礎上繼續擴展醫院規模和數量。不過,談文杰也向記者坦言,目前寵物醫療人才缺乏是最大難題,瑞派正在與高等院校展開合作,推動寵物醫療人才的培養。
當前,國內獸醫人才面臨數量與結構性的不足。中金證券研究報告中測算寵物行業整體人才需求量約36.8萬,當前執業獸醫僅約7.7萬人,且每年通過執業考試約1萬人,人才缺口短期難以補足。
同時獸醫人才需要2~5年培養,但我國35歲以下從業人員比例達 85%,人才存在結構錯配。這使得優秀人才多集中在大型企業,中小企業難以在人才儲備上得到保證,人才競爭處于明顯劣勢。
即便是大量執業獸醫中也有大量人才并不適合寵物醫療。楊晶向記者表示,寵物醫療是近幾年才逐漸興起的行業,此前我國獸醫人才主要是為農業畜牧業培養的,對貓狗之類的寵物醫療并不擅長。
目前我國寵物醫療人才來源主要是三大類,一類是過去培養的以家畜治療為主的獸醫,一類是近年來各大院校針對性培養的寵物醫生,最后一部分是國外院校留學歸來的寵物醫生。盡管如此,人才缺乏的形勢依舊嚴峻,這也嚴重制約了我國寵物醫院的擴張和醫療水平的提升。
除了人才缺乏,如何全方位了解寵物健康狀況,預防寵物疾病的產生也是擺在寵物醫院面前的課題。為了解決一系列問題,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正在成為寵物醫療行業解決醫療資源緊張的措施之一。